從撫育孩子談呼叫中心管理
發(fā)布時間:2013-11-26
點擊次數:3707
-
企業(yè)管理
-
一晃為人母已有三年多的時間,看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,心中感慨無限。養(yǎng)育孩子的辛苦自然不必說,其中也有許多樂趣,最大的收獲就是自己也在與孩子一 同成長??赡苁?ldquo;職業(yè)病”比較重的原因,我經常把一些看似不相關的內容與呼叫中心聯系起來。通過觀察和教育孩子,我覺得兩者可以找到許多共同點,養(yǎng)育孩子 的許多經驗都可以用在呼叫中心的管理上。
第一,人的本性就是自我
從孩子身上,我體會最深的就是這點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, 一方面可能是不懂事,另一方面,為了取悅于家長,他們通常不“護”東西,會把自己的玩具和食品分發(fā)給大家。但是這個時期不是很長,孩子一、兩歲以后,逐漸 有了自我,知道什么是屬于自己的,這個時候,他們會有選擇性的把自己喜歡的東西“保護”起來,不同別人分享。所以我經常想,人的本性就是自我,以前大家談 到自我,或多或少都帶有貶義的成分,但我認為不太準確。長大成人以后,人懂得了取舍,但不意味著人們失去了這個本性。聯系到我們對座席代表的管理,我們應 該認識到這點,只有這樣,對員工的許多要求才能理解,從而在保證員工利益的基礎上,要求他們?yōu)槠髽I(yè)做出貢獻。
第二,人需要肯定和贊揚
現 在的父母,尤其是較小孩子的父母,大都懂得用贊揚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做正確的事情,收效是非常好的。我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,在孩子做錯的時候,我就批評她, 后來發(fā)現這個辦法根本起不到任何好的效果,孩子犯錯誤的幾率反而更多,而且她還很逆反,越不讓她做什么她偏要去做,專家解釋這點為強化錯誤。人天生就希望 被人肯定,而不是批評。聯想到呼叫中心的管理,那些座席代表何嘗不希望被各級領導、主管們肯定呢。本來壓力就大,誰也不想犯錯,所以每當他們犯錯誤時,他 們心理都會很不安,如果除了物質懲罰之外,還要用精神懲罰,那么結果可想而知,他們的心情將是多么的不好,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還讓他們把好的情緒帶給客 戶,我相信沒有人能夠做到。如果我們的管理人員更多地看到座席代表們取得的一點點進步,而給予適當地表揚,我想這比給他們物質性的獎勵更能夠激勵他們。
第三,鼓勵大膽嘗試
做 了家長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,孩子什么時候學會爬、學會站、學會走、學會說話等等,這些時間點都可以清楚地記得。這些不僅對孩子很重要,是他們成長的一種標 志,對家長們也同樣重要,因為這些進步的取得無不與家長們的鼓勵密切相關。如果沒有家長們的鼓勵,我相信孩子學會這些本領的時間點肯定要被延遲。其實無論 是孩子還是成年人,每個人每天都在成長,大家也都在做不同的嘗試和創(chuàng)新,只不過表現的方式不同而已。座席代表們也不例外,嘗試和創(chuàng)新時時體現在他們的工作 中,尤其是外包型的呼叫中心,由于公司承接的業(yè)務種類較雜,需要座席代表們適應多項業(yè)務,如果沒有領導和同事們的鼓勵,他們只能自己承受工作壓力,相信許 多座席代表都會有離職的想法或行動。
第四,獎懲要分明
前面講到過要鼓勵孩子,對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表 揚。但是,表揚也是有一定的限度,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,動不動就想輕生,也與表揚過分、缺乏挫折的磨練有關。一些專家也提出,對孩子要做到獎懲分 明。對呼叫中心來說,要有一套完整的規(guī)章制度,以及科學、公平的績效考核體系,如果員工有違反公司章程的行為,要給予相應的懲罰,但是如果他們?yōu)楣咀龀?了貢獻,工作中取得了成績,公司也要給予一定的獎勵。獎懲其實不是目的,真正的目的是告訴員工應該做什么、不應該做什么。
第五,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
有 孩子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,小孩子很會看家長的眼色,他們知道家長什么時候高興什么時候生氣,在家長高興的時候,他們也會表示出興奮的狀態(tài)。如果家長經常喜 怒無常,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。聯系到呼叫中心,如果管理者情緒不好,也會感染下屬,影響他們的工作狀態(tài)和工作情緒。所以要求管理人員平時要保持良好的心 態(tài),遇事要學會控制自己,將積極樂觀的情緒傳遞給其他人員。
第六,愛
父母為了兒女愿意獻出一切,甚至生命,原因只有一個 字——愛。許多人都說:“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無私、最偉大的”,以前聽到這些話并不體會,真正做了母親以后,才深深體會到此話的真諦。我認為在呼叫中心更 應該提倡“愛的文化”,如果沒有對工作的熱愛,又怎么能夠實現對客戶們的愛呢?如果沒有上級對下屬的仁愛,怎么可能受到下屬的擁戴和服從呢?如果沒有同事 之間相互的關愛,大家彼此都是相互獨立的,那么工作上的壓力又如何能夠化解和排除呢?這些關愛、友愛、仁愛應該構成呼叫中心的主旋律。
之 所以把這些感受與呼叫中心聯系起來,是因為呼叫中心行業(yè)有其特殊性。首先,它是服務行業(yè),服務行業(yè)的特點是要以“微笑”面對客戶,透過電話,要讓客戶感覺 到服務人員的真誠;其次,呼叫中心行業(yè)的另一個特點是工作單調、壓力較大。而呼叫中心的從業(yè)者以年輕人為主,他們大多是家里的獨生子女,從小受寵,經濟上 負擔很小,工作只是他們人生體驗的一部分,而且,這些年輕人比較講求自我與平等。這些特點決定了呼叫中心的管理方式不應該是家長“一言堂”式的,也不應該 是完全以績效為導向的結果型的管理方式,我們在管理上更應該提倡平等、參與、表率、包容,允許他們參與到日常工作的管理以及相關政策的制訂中,因為對任何 規(guī)章制度,在一線座席這層體驗得最充分,所以應給他們話語權。另外要鼓勵他們進行嘗試,在嘗試過程中遇到與相關規(guī)定有矛盾之處時,管理者應該更客觀地分清 是非。正因為是服務行業(yè),服務理念、服務模式、服務流程、服務內容等都需要不斷的創(chuàng)新,失去創(chuàng)新就失去了存在的活力,所以管理者應該鼓勵員工們創(chuàng)新,更好 地改進服務。
目前有不少企業(yè)管理者也在做相應的探索,把佛家、道家、儒家的一些觀點納入到企業(yè)管理中,在企業(yè)中倡導和諧、團結,提倡以人為本的文化、義利并舉的價值觀念。我想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回歸,因為人性始然。
上一條:敏捷外包:敏捷方法助力軟件開發(fā)外包
下一條:外包呼叫中心,熱發(fā)展中的冷思考